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考虑备份系统的整体容灾及高可用规划?

点击蓝字关注👉 twt企业IT社区 2022-07-03

来自社区交流,供大家参考

备份系统面临的故障场合有哪些?如何考虑备份系统的整体容灾及高可用方面的规划?


@聂奎甲 

整个备份系统的高可用性是由每一个部分服务的高可用配置来保障的,主要包括备份控制层、备份存储介质层以及跨数据中心级别的高可用架构配置。下面我们分别来做剖析:

主备份服务器是整个备份系统的集中控制节点,其保存的元数据也是备份得以恢复的关键数据,因此为了保障主服务器的不间断工作,需要保障主服务器为主备或者更高级别的高可用架构,元数据为所有本地主服务器共享。

作业服务器是所有备份作业的执行者,必须将其组成一个备份作业服务器池,由这个备份作业服务器池向客户端提供统一备份作业服务才能保障备份作业的不间断性以及备份作业并发执行的性能,备份作业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作业服务器节点上进行作业。

从备份存储介质层面上来看,为了保障备份作业无中断目标,我们需要将两个或者多个存储介质设备绑定为一个虚拟的存储介质池,当存储介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存储介质设备,至少可以手动切换存储介质设备。

容灾角度来看:两个备份域之间备份介质可以通过光纤网络层或者是以太网络实现数据的异步复制,这样可以保障真正的备份数据可以跨地域实现数据保护,但是光有这些数据我们无法实施数据恢复,因为数据恢复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元数据记录的备份片索引及结构目录找到真正的数据备份片实现完整的数据恢复。所以主备份服务器也要实现跨域界别的元数据复制。


@ACDante

1. 备份服务器,备份客户端节点,备份链路,备份软件,备份策略,备份数据保留周期,备份恢复演练,备份数据类型

2. 整个备份系统的高可用可以说是备份系统中每个角色或者功能的高可用的一个整体集合。所以,备份系统所面临的故障场景,自然而然就是备份系统中每个角色或者功能所面临的故障,如备份服务器,备份链路,备份软件的高可用,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 以及恢复时间等等。如果将备份系统看成一支军队,那么备份服务器是指挥官,备份链路是运输通道,备份介质是军营,所需备份保护的数据就是军队身后的国与家,备份策略和备份规划就是整体战略,平时的备份只是军队的日常操练,而正真的战场是当生产数据或者生产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恢复和生产环境恢复时,才是备份系统大展拳脚大显身手之时。

3 所以,备份系统的整体的高可用以及整体规划可以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量,业务应用场景,进行区分,而备份系统的整体高可用,则需要保障整个备份系统内的各个组件的高可用去实现。不可虎头蛇尾,需要从全局出发,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方案。

4 备份是为了什么?备份系统的高可用最终也是为了保障数据的高可用,数据的高可用则为业务的高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所以,最核心的还是数据,这里的数据可以是生产数据库数据,也可以是生产业务系统的整体环境数据,做好备份规划重要,但是做好备份数据可恢复性和恢复时间控制和流程设计更重要。备份系统也需要和其他技术相结合,如存储底层镜像,SF,快照,SRM,CDM等等 从保护数据的出发点,去规划和建设备份系统的高可用。


@潘延晟

从备份的系统来说。应该是逐步加强的:

1,最基础的数据备份,包括数据库,非结构化的数据,作用就是保证系统挂掉的时候我能找回数据,这个级别的故障一般来说比较多。系统崩溃。设备故障等等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这个时候的备份更多的是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在尽可能快的情况下把数据恢复回来就好。恢复的多半也都是单个数据库。,一部分文件,

2,系统环境的备份,完整的业务环境,虚拟机,这个层次的备份更多的是保证业务的安全。并不需要留存很多分。保证业务出现异常时候可以恢复系统环境等信息,随着虚拟化的出现。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对虚拟机的备份来实现整体环境的备份。

3,数据容灾。这部分。就要比起单纯的数据备份复杂的多,。要有完整的硬件架构来支撑所有的业务。保证系统出现异常时候业务不中断,或者说可以理解为对整个硬件环境的备份。


@王巧雷

备份服务器---适配器--传输网络--存储设备--备份客户端,整个链条的各个部分基本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发生故障时根据日志具体分析即可。

比如备份失败,报空间不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系统识别存储设备异常、物理链路中断、备份软件的路径离线等等都可能导致这个问题。

很多问题的发生是最初设计不当导致的。比如tsm备份里 tsm自身数据库损坏会导致备份的数据无法读取,在设计时就要考虑tsm数据库的日志、数据库等重要文件的冗余存放,自身数据库和重要文件的定期备份等工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备份服务器设计成双机环境。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